首 页白鹿钟声正觉学院白鹿衔花佛教通讯慈善事业佛学常识禅书禅画佛门礼仪论 坛
辩中边论49(第四期)
文:admin     添加时间:2009-2-17 0:00:00

丙二、无颠倒转变
    如是已说无散乱转变,无颠倒转变云何应知?颂曰:
    智见于文义,作意及不动,二相染净客,无怖高无倒。
    论曰:依十事中如实智见,应知建立十无倒名。
    无颠倒转变,指认识上的修行。无颠倒相对有颠倒来说,它的意义在于摆脱颠倒状态。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凡夫基本上生活在颠倒之中。因为无明产生颠倒,因颠倒而造业招感生死苦果。无颠倒,就是用智慧来认识,而不是用妄识来认识。佛教讲智和识,整个唯识的修行,整个唯识的教理,就是围绕着两个字──智和识展开。识是虚妄的,智是真实的。整个唯识的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所以,要用智慧见文和义。
    我们现在有没有智慧呢?能不能正确的见文义呢?智有不同层次的智慧。比如讲到般若的时候,就知道般若有三种:一种是文字般若;一种是观照般若;还有一种是实相般若。在这三种般若中,实相般若凡夫肯定没有,但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呢?多少还有一些,通过学习经教多少能掌握一些文字般若。然后用文字般若的认识和观念来观照宇宙人生现象,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说,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我们还是有一些的。
    还有唯识宗所讲的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等等。比如说四寻思,它的体属于智慧;四如实智也是智慧。所以,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实相般若,但是学习经教之后还是会有一种相似的智慧,也就是观照般若的认识。所以,我们虽然没有智慧,但还是有能力正确地去认识宇宙人生的诸法,不是一点能力也没有。学习经教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经教的学习之后,就会有这种能力。如果不学经教,其结果就是一点能力也没有。所以,要有信心,相信我们能够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而不是不能。
    “论曰:依十事中如实智见,应知建立十无倒名。”要认识的内容主要有十种。哪十种呢?即:文无倒,义无倒,作意无倒,不动无倒,自相无倒、共相无倒,染净无倒,客无倒,无怖无倒,无高无倒。这十个方面教我们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并由此建立了十种无倒的名称。
    一、文无倒
    此中云何于文无倒?颂曰:
    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于文无倒。
    论曰: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如实知见此二文者,应知是名于文无倒。
    文就是文字。学习经教,务必要求正确地认识文字;还有经教的流传也靠文字。所以,学习佛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如果没有汉语基础,文化基础太差,要读懂佛经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了汉语和文学基础,学起佛经来就容易得多。
    现代搞佛学研究的人,觉得光知道汉语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搞佛学研究,要求熟悉佛经的原始文献。所谓原始文献,就是梵文、巴利文的佛教经典。因为中国的佛经,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现在也有一些经典是从巴利文翻译过来的。古代的翻译大师,如罗什、玄奘等,他们译得特别好,另外有些人翻译的水平也许会差一点。所以,有时看一些经论,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懂得梵文,或者说懂巴利文,直接查原始文献,研究起来就容易得多。所以现在国际上一些学者研究佛经,象欧美的一些学者,他们直接从梵文入手。这几年,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到兰卡学习巴利文,还有的学习藏文,藏文也比较重要。因为藏文是根据梵文造的,所以藏文比较接近梵文。如果能懂藏文,这就太好了,它对研究原始佛教文献会有很大帮助。因为藏文中也有大量的佛经文献,在汉文的《大藏经》中是没有的。还有一种情况,同样的一种佛经,在汉文中有翻译,在藏文中也有翻译,比如《辩中边论》就有很多种译本,有汉文译本,也有藏文译本。
    现在台湾出版了一部《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共一百册。这部书中有收集日本人所编纂的《辩中边论》的几种译本,比如真谛的译本,玄奘的译本,还有藏文的译本,然后把这三种译本汇编在一起,同是这一段,藏文中怎么说,玄奘翻译的怎么说,真谛翻译的怎么说,梵文又是怎么说。如果懂得这几种语言的人,根本就不需要看什么解释,光看这几种原文,光看这几种不同的版本,就能知道经文的含义。
    相反,由于没有掌握这几种文字,看后人的翻译、注解,反而不那么容易理解。这是因为,注释往往有很多是作者随意发挥的。结果脱离了经文的原义,有时甚至讲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对经文的真正理解,主要还得从原始文献下手。这就要求文字功夫要跟得上。所以,现在西方人搞研究,他们非常重视文献学。
    佛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献学,还有一种是哲学思想。文献学在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哲学建立在文献学的基础上。只有根据原始经文,因为它的内容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原文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所根据的文献有问题,那么,对佛经的理解很容易产生误差,产生错误的认识。这就是文无倒,属于文献学的范畴。所以,学习佛学,首先对语言、文字这一关能过得去。
    “论曰: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正确地认识文字从两个方面下手:一个是相应;一个是串习。即文字的存在和使用范畴有两个特征:相应和串习。
    由字组成词语,由词语组成句子,这在佛经中叫名、句、文。名就是概念、名称,比如说桌子、录音机等等。句就是一个句子,某某人是一个好人;这桌子真漂亮,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些都是句子。句子和概念词语,它们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文就是字,由字和字组合,形成概念。譬如桌子这个概念,如果只说桌,它的意义就不完整。所以,名和句都是依文而产生,所以说要有好的文字功夫。
    中国文字有中国文字的特点,外国文字有外国文字的特点。比如说,中国文字有客观存在的规则,有它的组合规则,每个文字的制造,都有它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假借、象形、形声、会意等六种规则。其实学习英文也是一样,一方面要注意语法,它是词的组合,它主要使我们了解一个句子的结构。另一方面是背单词,每个单词也有它的特殊结构,有它的规律性。西方社会的特点是什么事都有规律,所以西方人有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就是一切都重视规律,不能乱来。所以,学习英文,背单词,掌握它的结构和它的规律,背起来就容易得多,能念得出来就能写得出来。然后,词语和词语相结合形成句子。理解文字的结构和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所谓这种规律就是相应。符合这个规律就是相应,不符合这种规律就是不相应。所以说它是没有间断的,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个是要按次第宣唱,前后次序不能颠倒。反过来说,如果有间断,或者是次第颠倒,这就构不成文字了。这是相应。
    什么叫串习呢?“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大众公认的习惯就叫串习。这点很重要。所以,文字除了规律以外,还有另外的一点必须是大众公认的习惯。人为什么叫人?人为什么不叫猪呢?这就是大众公认的习惯。所以,大家都知道人是人而不是猪。假如原始的祖先们把人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今天大家都觉得人是猪而不是人。如果有人说你是人,你会认为这家伙在骂你是人,这还了得!因为大家公认把人叫猪而不叫人,你现在叫他人,那不是在骂他了吗?
    这是房子,不能叫它桌子,因为大家公认它是房子,这是一种习惯。为什么叫它房子而不叫它做桌子呢?这有什么道理?有可能是按中国的文字,按以前象形字的规律来立名的,也有可能在这种规律之外,另有其它的原因。还有一点,必须是大家公认的,大家都认为是这样,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
    “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认识文字从这两个方面下手──相应和串习,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这个文字才成为有内容和意义的文字;如果跟这两个原则相反的话,那么所成的就是没有内容和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
    “如实知见此二文者应知是名于文无倒。”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两点,那就等于正确地认识文字是怎么回事。那就说明你对文字没有颠倒,能够正确认识文字。
    二、义无倒
    于义无倒其相云何?颂曰:
    似二性显现,如现实非有,知离有非有,是于义无倒。
    论曰:似二性显现者,谓似所取能取性现乱识似彼行相生故。如现实非有者,谓如所显现实不如是有。离有者,谓此义所取能取性非有故。离非有者,谓彼乱识现似有故。如实知见此中义者,应知是名于义无倒。
    义无倒指依他起的事相。如何正确认识依他起的事相呢?其实学第一品《辩相品》的时候,早就对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了,应该早就对正确认识依他起的事相清楚了。但是在这里,论主慈悲,不厌其烦地重新再说一次。
    “论曰:似二性显现者,谓似所取能取性现乱识似彼行相生故。”似二性显现的是纯依他起相。依他起相的根本就是乱识,乱识就是妄识。依他起相建立在妄识的基础上。当妄识现行的时候,它以“似所取能取性现”。妄识所表现的两个方面:能取和所取,也就是见分和相分。所以,依他起的内容其实主要的就是这两个方面: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似能取,相分就是似所取。对这样一种现象应该怎么样来认识呢?
    “如现实非有者,谓如所显现实不如是有。”非有指什么?对依他起所显现的的能取和所取,有情众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总会把能取和所取的现象看成是实在,从而产生我执和法执,认为有实在的我,有实在的法,有实实在在的能取和实实在在的所取。然后依它产生自性和差别以及名义等执著。所以论主告诉我们“如所显现实不如是有”。这就是说依他起所显现的能取和所取并非象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它是实实在在的有。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要离开有和非有去认识依他起。
    “离有者,谓此义所取能取性非有故。”所谓离开有,就是要知道所取能取的性,所谓性就是实在。一般人所认为的能取是实在的,所取是实在的。实际上不是实在的,能取性和所取性是没有的。因为能取所取的实在性,是人的主观赋予它的,在客观上无论是能取还是所取,它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所以说它非有。这种非有,主要是否定在能取和所取上所产生的有实在性的执著。
    “离非有者,谓彼乱识现似有故。”离开非有,如果认为离开依他起相的能取和所取,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不能认为它是非有呢?因为妄识在产生活动的时候,虚妄相还是有,并不是没有。
    “如实知见此中义者,应知是名于义无倒。”能够正确地认识这种依他起相,它既不是实在有,也不是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对依他起相的正确认识。
    三、作意无倒
    于作意无倒者,颂曰:
    于作意无倒,知彼言熏习,言作意彼依,现似二因故。
    论曰:所取能取言所熏习,名言作意,即此作意是所能取分别所依,是能现似二取因故,由此作意是戏论想之所熏习名言作意。如实知见此作意者,应知是于作意无倒。
    作意,主要包括分别、思惟、认识,怎么样正确地分别、思惟、认识,这就是作意无倒要讨论的内容。一般人对自己的思惟、分别、认识,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就是一种颠倒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告诉大家要如何正确地去认识、去思惟、去分别。
    “论曰:所取能取言所熏习,名言作意。”所取能取指的就是依他起的现象,依他起的妄识显现的时候,以能取和所取的形态出现。名言作意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思惟、分别、认识,它来源于所取和能取的现象,对能取所取认识之后,熏习下的名言种子作为作意生起之因。
    “即此作意是所能取分别所依,是能现似二取因故。”这是另外一重意思。刚才讲的名言作意,是能取所取熏习来的。同时,这个作意,它又是作为能取所取分别生起的所依,是“现似二取因”。也就是说,名言作意,是作为能取所取所显现的因。二取作为因,然后熏习成名言作意的结果。名言作意作为种子,同时又作为一个因,能产生二取的结果,互为因果。
    “由此作意是戏论想之所熏习名言作意。如实知见此作意者,应知是于作意无倒。”作意从“分别妄想之所熏习”而来。如果能够正确认识作意,这就是作意无倒。


Copyright(c) 2006-2008 www.chinabl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益阳白鹿寺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益阳迪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客堂电话、传真:0737-4208349 知客师:明谷法师 1310737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