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白鹿钟声正觉学院白鹿衔花佛教通讯慈善事业佛学常识禅书禅画佛门礼仪论 坛
何谓“回到当下”(2007年第2期)
文:admin     添加时间:2009-2-13 0:00:00

经常见禅籍上说“回到当下”和“当下解脱”,那么,究竟什么是“当下”呢?怎么样才能“回到当下”呢?“当下”何以就能解脱呢?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禅宗的境界。
      禅宗的目标就是要“回到当下”,因为“回到当下”就解脱了,其中的“当下”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时空的一个交点。禅宗对“回到当下”最形象最简捷的解释就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当然,这“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并不就只是指“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吃饭”和“睡觉”乃代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所谓“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其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做到在吃饭时就只吃饭,在睡觉时就只睡觉,在看书时就只看书,在走路时就只走路……,二六时中,事事皆能如此,那么,他就是回到了“当下”,就是一个解脱者,就达到了禅宗的境界。
      这里,肯定有人要发难了:吃饭时就吃饭,睡觉时就睡觉,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呀?这算什么境界呀?且慢,简单并不就等于容易。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卖油翁》一文,说的是一个卖油翁用勺子将油从放在葫芦嘴上的铜钱孔中注入而铜钱不湿,这个简单吗?这个很简单。这个容易吗?这个很不容易。同样道理,“吃饭时就吃饭,睡觉时就睡觉”,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实际上一般人却很不容易做到。有人曾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吗?”师曰:“用功。”“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参见《五灯会元》卷三)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许多人吃饭的时候想东想西,这个不好吃那个好吃,真是“百种思索”,不能做到“吃饭时就吃饭”,不能做到心在“当下”的吃饭上;更有许多人睡觉的时候不肯好好睡觉,头脑象放电影一样地浮想联翩,真是“千般计较”,不能做到“睡觉时就睡觉”,不能做到心在“当下”的睡觉上,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导致可怕的失眠症。
      从“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回到当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禅式的专注,该做什么就一心做什么,不生“分别心”。这“回到当下”也可叫作“直心”。“直”者,不弯曲、不分散之谓也。如果我们吃饭时想东想西,那心就不“直”了;如果我们吃饭时就只吃饭,心就在“当下”的吃饭上,那心就“直”了。《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维摩诘经》是宣扬如何在居家的日常生活中解脱成佛的,它认为,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上保持一“直心”,那就能“当下解脱”。正因为“直心”是如此之殊胜,所以《坛经》教导我们,要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而不要行“谄曲心”。所谓“谄曲心”就是“不直之心”,就是“分别心”。至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所谓“回到当下”就是展现“直心”。清初的著名禅隐人士方以智(1611—1671)曾在《一贯问答》中解释“直心”曰:“直即古真字”,“直心只是一真”,也就是说,“直心”就是“真心”,就是众生本真的自性。如此看来,作为体现“直心”的“回到当下”,其实就是回到众生的本真自性——这是禅宗永恒的主题。


Copyright(c) 2006-2008 www.chinabl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益阳白鹿寺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益阳迪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客堂电话、传真:0737-4208349 知客师:明谷法师 1310737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