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白鹿钟声正觉学院白鹿衔花佛教通讯慈善事业佛学常识禅书禅画佛门礼仪论 坛
辩中边论46(第四期)
文:admin     添加时间:2009-2-17 0:00:00

辩无上乘品第七
    《辩中边论》共有七品,前面六品主要从境、行、果三个方面来介绍整个修学佛法的内容。现在这一品,叫作《辩无上乘品》。无上乘,主要说明大乘的殊胜。也就是说,大乘在一切修学佛法中,它是属于最殊胜、最究竟。所以,称为无上乘。唯识另外一部论典《摄大乘论》,《摄论》中讲到十种殊胜。这十种殊胜主要是为了解释大乘的殊胜超过小乘。这一品叫无上乘品,它主要也是解释大乘的殊胜超过小乘。所以,瑜伽唯识的论典议论大乘是佛说,显示大乘殊胜于小乘,可以说是唯识宗的又一大特色。
    本论也显示大乘的殊胜。这一品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显示大乘的殊胜,从三种无上显示大乘的无上。三个方面是:一是正行无上;二是所缘无上;三是修证无上。这三种,正好包括了境行果三个方面。正行指行;所缘指境;修证指果。所以,这一品也正好是从境行果三个方面来显示大乘的究竟。共有二十九颂。
    甲一、总标
    已辩得果,无上乘今当说。颂曰:
    总由三无上,说为无上乘。谓正行所缘,及修证无上。
    论曰:此大乘中总由三种无上义故,名无上乘。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
    《辩得果品》已经解释完了,现在来解释《无上乘品》。《无上乘品》总的通过三种无上,也就是三个方面来说明无上乘。所以,大乘叫作无上乘。三无上指正行、所缘、和修证无上。正行也就是修行的法门和方式;所缘指大乘所缘的境界;修证指通过修行,最终所证得的结果是最高的。最高在佛法中来说,也是最究竟。
    “论曰:此大乘中总由三种无上义故,名无上乘。”大乘为什么叫大乘?原因是它有三种无上义。本论通过三个方面来解释大乘的无上。比如说《摄大乘论》,它通过十个方面来解释大乘的殊胜。本论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解释大乘的究竟,所以叫无上乘。
    “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到底是哪三种无上呢?第一种是正行无上,从修行的法门上、方式上来说是最高的;第二种是所缘无上,所缘的境界是最高的;第三种是修证无上,所证得的境界是最高的。
    甲二、正行无上
    此中正行无上者,谓十波罗蜜多行。此正行相云何应知。颂曰:
    正行有六种,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
    论曰:即于十种波罗蜜多随修差别有六正行,一最胜正行,二作意正行,三随法正行,四离二边正行,五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
    正行无上就是十波罗蜜行,正行无上一共有六种。
    “论曰:即于十种波罗蜜多随修差别有六正行。”正行的内容,指十种波罗蜜多,也就是十度。十度根据修行的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有六种正行。这就是说,要说明十波罗蜜多的正行,就得从六个方面来说明,所以叫作六种正行。
    “一最胜正行,二作意正行,三随法正行,四离二边正行,五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六种正行,第一种最胜正行,最胜就是最好的;第二种作意正行;第三种随法正行;第四种离二边正行;第五种差别正行;第六种无差别正行。
    乙一、最胜正行
    最胜正行其相云何?颂曰:
    最胜有十二,谓广大长时,依处及无尽,无间无难性;
    自在摄发起,得等流究竟。由斯说十度,名波罗蜜多。
    论曰:最胜正行有十二种,一广大最胜,二长时最胜,三依处最胜,四无尽最胜,五无间最胜,六无难最胜,七自在最胜,八摄受最胜,九发起最胜,十至得最胜,十一等流最胜,十二究竟最胜。此中广大最胜者,终不欣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长时最胜者,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依处最胜者,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为依处故。无尽最胜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无间最胜者,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发起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自在最胜者,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所修施等速圆满故。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至得最胜者,在极喜地。等流最胜者,在次八地。究竟最胜者,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由施等十波罗蜜多,皆有如斯十二最胜,是故皆得到彼岸名。
    “论曰:最胜正行有十二种。”最胜正行一共有十二种。最胜正行就是说,如十波罗蜜多的每一种行为都会表现出十二种最胜最好的。当然,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相对声闻、缘觉的修行来说。到底是哪十二种呢?一广大最胜,二长时最胜,三依处最胜,四无尽最胜,五无间最胜,六无难最胜,七自在最胜,八摄受最胜,九发起最胜,十自得最胜,十一等流最胜,十二究竟最胜。
    一、广大最胜。“此中广大最胜者,终不欣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什么叫广大最胜?作为菩萨修十度波罗蜜,他们的目标是成佛。他们不会去羡慕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世间上的人做好事,比如说修布施、持戒等,目的是为了升天,或者是为了发财、当官,眼光很狭窄,心量很狭小。菩萨修十度不是为了这些东西。世间上的一切荣华富贵统统不要,而是要成佛。所以说,广大最胜,它所追求的目标很大。
    二、长时最胜。“长时最胜者,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什么叫长时最胜?十度的修行,它所表现出来的也是长时间的。所以,一个人修十度,从初发心开始修,一直修到成佛了还在修,不是一天两天地修,不是一年两年地修,也不是一生两生地修,而三无数劫长时间地修,所以叫长时最胜,。
    三、依处最胜。“依处最胜者,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为依处故。”什么叫依处最胜?修十度,以一切有情为对象来修。当然不能以一个有情或是两个有情为对象来修。如果说以一个有情两个有情为对象,或者只对着自己的妈妈、兄弟姐妹、妻子丈夫、亲戚朋友们去修,或者只对着自己国家,不对其它国家;或者只对着人类修,而不对其它有情修,这样的依处不是最胜。所以,菩萨的修行对象以一切有情为依处,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慈悲的对象,都是菩萨修十度的对象。看到蚂蚁,看到蚊蝇,都要对着它们修。晚上不要点蚊香(众笑)。蚊子在咬你的时候,可以修六度(众笑)。怎么修呢?叮你的时候──修布施(众笑);你不杀它,是持戒;它叮着你,你必须忍受(众笑,齐声合道),是忍辱;长时间让它叮不把它赶走,是精进(众大笑);(法师亦笑着说)痒痛难当的时候你不动心,是禅定(笑声不绝);有了这五度就有般若了。所以,对着蚊子修六度,要不要修?不修白不修(众大笑。)所以,修六度是不是很复杂?这叫学以致用。
    四、无尽最胜。“无尽最胜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修十度,它的功德和利益没有穷尽。所以,修十度的菩萨,他把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么,成佛之后还继续修六度吗?(众答:修。)对!继续修,没完没了地修,无穷无尽地修。
    五、无间最胜。“无间最胜者,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发起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无间最胜首先必须建立在胜解的基础上。什么是胜解的基础呢?菩萨在修十度的时候,他把有情看成与自己一体,自他不二。他在修布施的时候,他不是想着“我在布施众生”,他觉得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人我自他的分别。因为没有这种人我自他的分别,所以,对于有情修十度的这种功德就比较圆满,而且能够快速地圆满。
    六、无难最胜。“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菩萨修十度,不仅仅是自己修,他把自己和众生看成是一体。所以,当他自己修十度的时候,他会尽心尽力地去修。同时,他看到一切有情修十度的时候,他也能由衷地随喜赞叹。因为随喜赞叹的功德也很大。你不修十度,但是有情在修十度的时候,能够随喜,他的功德也等于是你的功德。如果把这些功德积累起来,功德会很容易圆满。随喜不容易,尤其是女同学。一般来说,女孩子的妒忌心比较强。所以,女孩子不容易修随喜。所以,修行首先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妒忌心,培养自己的随喜心。一个人如果能够把随喜心培养出来,心量会很大,心胸会很开阔。相反,没有随喜心,妒忌心强的人,痛苦不堪,自找苦吃。一个人有随喜心,就能成就无难最胜,修十度对你来说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必须建立在自他平等的基础上。能把自己和他人看成是一体,修随喜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这种心量,人我是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很难修行。看到别人的荣誉,看到别人得到好处,心里不舒服,难受,这怎么行?
    七、自在最胜。“自在最胜者,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所修施等速圆满故。”虚空藏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禅定,不是一般的禅定,是一种境界很高的定。在这样一种高境界的禅定的基础上修十度,十度很容易得到圆满。
    八、摄受最胜。“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十度的修行,它以无分别智作为根本。修十度的本身是为了成就无分别智。一旦成就无分别智之后,以无分别智作为指导,去修十度。所以,无分别智能够使所修的十度行为清净。所谓清净,就是没有烦恼,没有执著。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假如没有智慧,没有无分别智或者是后得智等在观照,作指导,就会执著,就会有分别心。所谓的分别心,也就是人我是非。在人我是非分别的基础上,然后就有执著。因为有分别有执著,使得所修的十度变得不清净。比如修布施的时候,一般人的动机和发心,往往很难达到纯正的程度,必定有个人的自我意识在作怪。
    如果说有无分别智在观照,它能够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等在三轮体空的状态下进行。什么叫三轮体空?施者、被施者、受者三者都不可得。所以,能够在三轮体空的状态下修十度,这个十度的质量肯定是最好的。
    九、发起最胜。“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十度从胜解行地发起。见道之前的修行,包括资粮位、加行位,统属于胜解行地。在资粮位、加行位的过程中,对于真理只是一种认识,并没有真正地见道、证道,所以叫胜解行地。如果见到真理,那就不再是简单的认识和理解了。
    十、至得最胜。“至得最胜者,在极喜地。”在极喜地中所生起的十波罗蜜叫至得最胜。所谓至得,就是“得”。得到见道,即在见道的基础上所修的十度。
    十一、等流最胜。“等流最胜者,在次八地。”从第二地到第九地所修的十度,都叫等流最胜。因为它们在无分别智的指导下修十度,同等而流,所以名等流最胜。十度在地上的修行,当然是一地比一地的境界要高。同样是修布施,不同境界的人,所修布施的效果也不一样。
    十二、究竟最胜。“究竟最胜者,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究竟最胜指在法云地及佛地中所修的十度。佛地因果圆满无缺,最终所证得的果位最为殊胜。所以说,菩萨从因地到果位修的十度,最为究竟殊胜。所谓最胜,就是质量最好。
    “由施等十波罗蜜多皆有如斯十二最胜,是故皆得到彼岸名。”菩萨从因地的修行一直到如来的果位,这整个过程所修习的十度,都具备这十二最胜,都具备这十二种特征。所以,它才叫作十度。譬如凡夫所修的布施,能不能叫波罗蜜呢?不能叫波罗蜜。因为不具备十二种最胜的特征,不可以名波罗蜜。平常所修的布施,只能是一种人天的福报,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信佛的一位皇帝,曾经几次舍身到寺院里当下人,帮寺院里的师父们添饭、行堂、扫地,侍候出家人。梁武帝本身对佛法也学得很通,他经常登坛讲经说法,度了很多人去出家,建造了很多寺院。菩提达摩来的时候,梁武帝把他请到宫里。一见到菩提达摩,梁武帝就说:我即帝位以来,盖了很多寺庙,度了很多人出家,功德一定很大了。菩提达摩说没有功德。这对梁武帝打击很大,没有功德那是什么呢?菩提达摩说那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若无”。
    这就是说,所做的每一件好事,不是说没有结果,结果肯定是会有的,不管带着什么样的动机和发心去做,结果都是会有的。但是,因为这些功德、福报虚妄不实,好比过眼云烟,当皇帝也只是几十年,过去就没有了。所以说虽有若无。因为没有十二种最胜,所以,梁武帝的功德不可以称为波罗蜜。
    何等名为十到彼岸?颂曰:
    十波罗蜜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论曰:此愿施等十度别名。施等云何各别作业?颂曰:
    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
    论曰:此显施等十到彼岸各别事业。如次应知,谓诸菩萨由布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普能饶益;由净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不为损害;由安忍波罗蜜多故,他损害时深能忍受;由进波罗蜜多故,增长功德;由静虑波罗蜜多故,起神通等能引有情令入正法;由般若波罗蜜多故,能正教授教诫有情令得解脱;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能令施等功德无尽;由愿波罗蜜多故,摄受随顺施等胜生,一切生中恒得值佛,恭敬供养常起施等;由力波罗蜜多故,具足思择修习,二力伏灭诸障,能令施等常决定转;由智波罗蜜多故,离如闻言诸法迷谬,受用施等增上法乐,无倒成熟一切有情。
    “何等名为十到彼岸?颂曰:十波罗蜜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什么是十种到彼岸的胜行呢?它们是: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论曰:此愿施等十度别名。施等云何各别作业?颂曰: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布施等十种到彼岸的胜行,它们各自的作用功能是什么?偈颂说: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这是什么意思?“论曰:此显施等十到彼岸各别事业,如次应知。”十度的作用,以下各别解释。
    “谓诸菩萨,由布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普能饶益。”布施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能够饶益一切众生。当修布施的时候,总会给对方带来利益。布施对方钱财,是给他经济上的利益──财布施;布施他佛法,他可以得到解脱的利益──法布施;当他恐惧害怕的时候,布施给他力量──无畏施。所以,布施的特点是饶益一切众生。
    “由净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不为损害。”持戒的作用和特点,主要是不损害有情。比如说持五戒,不杀生就是不损害有情众生的生命;不偷盗就是不损害众生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损害众生的人格尊严以及他的家庭;不妄语就是守信用,不欺骗别人;不饮酒就是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持戒的作用在于不损害、不伤害别人,倘若犯戒了,就表示有可能伤害到别人。
    “由安忍波罗蜜多故,他损害时深能忍受。”安忍就是忍辱。佛教所说的忍辱,不仅仅是当别人损害自己的时候,能够忍辱负重。据六度所说,忍起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耐怨害忍;二是安受苦忍;三是谛察法忍。这里所讲的主要是其中的一种,即耐怨害忍,能够忍受怨家对自己的迫害。忍字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没有涵养的人,他很难忍受。没有忍辱的人,当别人伤害到他的利益的时候,他的无明火、嗔恨心就来了。所以,现在的电影、电视,所放映的影剧本,不是爱就是嗔,不是爱情片就是武打片,恩恩怨怨打打杀杀。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
    “由进波罗蜜多故,增长功德。”精进,精进地修行,能使功德、福德、智慧资粮等不断地得到增长。
    “由静虑波罗蜜多故,起神通等,能引有情令入正法。”通过修静虑就能引发神通。引发神通之后,就能引有情入正法。引发神通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阿含经》中记载佛陀的教化有几种方式。一种是语言的教化,还有一种是神通的教化。其实,神通的教化,它的对象是根机差的人。根机好的人,一般都用语言教化。根机差的人,才要用神通教化。你给他变一个什么东西,他一下子就相信了,社会上的人,多数都喜欢。你显一下神通,一下子就有一大帮的人跪在你的脚下,结果造成交通堵塞(众笑)。所以说现在的人根机差,因为他们都需要神通。当然,佛教所讲的禅定,不仅仅是为了引发神通,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引发般若智慧。
    “由般若波罗蜜多故,能正教授教诫有情令得解脱。”般若的作用,主要是能正确地教化有情,令得有情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解脱要靠般若智慧。有智慧才能解脱,解脱才能自在,解脱自在。
    “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能令施等功德无尽。”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能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使这些功德无穷无尽,无有限量。所以,想使你的每一种行为都能达到功德无量,那就要入方便波罗蜜多。
    “由愿波罗蜜多故,摄受随顺施等胜生,一切生中恒得值佛恭敬,供养常起施等。”因为有愿力的关系,才能在未来的生命中生生世世地修布施,生生世世遇上佛陀出世。所以,我们要发愿,发愿永远能够遇上诸佛,能够亲近诸佛,在生生世世中,永远能够跟诸佛菩萨在一起。然后,永远修十度,一直修,无穷无尽地修,直到成佛。愿力非常重要。学佛的人每天要对着佛菩萨发愿。
    “由力波罗蜜多故,具足思择修习二力,伏灭诸障,能令施等常决定转。”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思择,一种是修习。思择是对法说的,修习是一种行持。通过这两种力量,使所修的十度,能够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去灭除修十度时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灭除这些十度的障碍之后,就能够使所修的十度长时相续,不断地修,尽未来际修。
    “由智波罗蜜多故,离如闻言诸法迷谬,受用施等增上法乐,无倒成熟一切有情。”由智慧波罗蜜多的力量,能够对甚深的法正确地理解而不致于有错误。因为对佛法能够正确地理解之后,就能正确地修行施等。于十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每一种都能正确地修。当正确地修十度之后,就能够得到施等法乐,能够得到利益和受用。同时,也能无颠倒地成熟一切有情,能正确地帮助一切众生。
    最胜正行就是十度,十度中,每一种都包含着十二种最胜。所以说为最胜正行。


Copyright(c) 2006-2008 www.chinabl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益阳白鹿寺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益阳迪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客堂电话、传真:0737-4208349 知客师:明谷法师 13107377139